【内容简介】
《在法律的边缘(第三版)》
作者:舒国滢
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法律?作者从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等多个思维的角度给读者以启发,如何去认识法律、理解法律、完善法律。本书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远观的法律,作者将视野拉到法律中心之外,远距离的观察着在当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背景下,法律应当何去何从,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能起到什么作用。第二部分:法:诗与思,作者从法美学的角度,为我们介绍了如诗般美好的法学,跳脱了法学给人的枯燥的刻板印象。第三部分:法哲(理)学:智慧的渴望,作者进行了一场“法理学”与“法哲学”的思辨之旅,展望了我国法理学的发展方向。第四部分:法治思考片段,作者解析了什么是中国的法治化道路,中国需要的是何种法治化,有哪些机遇和挑战。第五部分:西域法学拾零,文章是作者访学德国期间的点滴感悟,《萨克森之镜》、格林兄弟、哥根廷、哈特……这些法制史上的巨匠、丰碑,作者将他们的故事为读者朗朗道来。第六和第七部分:人文札记和编辑短札,是作者的小品文合集,“法学薪火传,同志尚努力”,寄寓了作者对法学传承和发展的深深希望。
【目录】
第三版序
第二版絮语
寂静的旅途(第一版代序)
I.远观的法律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法律精神?
制度之“墙”
法典的诱惑
人本的秩序
法律不能承受战争之重
在都市的法律中生活
法的演进:过程、式样和趋势
II.法:诗与思
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
法律与音乐
时间结构中的法律
法律的地理空间
宪法的时间之维
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
III.法哲(理)学:智慧的渴望
走出概念的泥淖——“法理学”与“法哲学”之辨
在历史丛林里穿行的中国法理学
并非有一种值得期待的宣言——我们时代的法学为什么需要重视方法?
学术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法理学的上下左右
法学的知识转型
IV.法治思考片断
法治与文明过程——从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的视角出发
中国法治建构的历史语境
法治品格的重塑
法治不是什么?
法治进程中的大众文化背景
法与道德“深度的消失”
V.西域法学拾零
艾克•冯•雷普高与《萨克森之镜》
浪迹于法与童话之间——雅科布•格林印象
莱纳河边的法学家们
访欧语丝——从罗马到牛津
赫伯特•L•A•哈特:一代法哲学大师的陨落
目标波伦亚:“二十世纪末对法律的挑战”
柏拉图《国家篇》:译名的困惑
追寻真正公正和自由的社会制度
保罗•利科的《论公正》
VI.人文札记
小月河边,有一所大学叫政法
思想的建筑学——与何莫邪教授晤谈记述
在当今的法律世界,我们到底还有怎样的想象?
如何看待知识生产者问题
精神的宿命
关于《人文札记》的札记
律师之心性
《律师文摘》与堂吉诃德
地图的故事
原法之道
复杂性的挑战
走出权力与权利理论思辨的迷津
裁判的技术之惑
失落的盛典
他者的视境
“边缘”之思
悠然飘萍
文人的苦乐
VII.编辑短札
淡然回首十年路
中国法学的“出土文物”
澳大利亚海风吹来的法的式样
再见,20世纪
《法理学与法治之镜》编后记
风,总是要飘散的
守望《比较法研究》的日子
后记
【作者介绍】
舒国滢,beat365官方最新版二级教授、钱端升A层次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beat365官方最新版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人民网等媒体特邀评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法哲学、法学方法论、法美学、法律论证理论。代表作有《法学的知识谱系》《在法律的边缘》《思如浮萍》《法学方法论问题研究》《法哲学沉思录》等。